當我們了解四合院的歷史、格局、風水講究和空間構成之后,需要進一步探究的便是它那令古今中外無數人為之傾倒的建筑和裝飾了。
僅就四合院建筑的型制等級和建筑形式而言,它在中國傳統建筑中是最基本、最樸素、最簡單的——以硬山式建筑為主的建筑外形,以磚石材料本色構成的青灰色調,簡單素雅的測量 飾和彩繪。這些與豪華的宮殿建筑和精美的園林建筑相比,顯得是那樣的簡樸和平淡。但當這些簡單樸素的建筑被賦予藝術的裝點、文化的內涵和豐富的民俗內容之后,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則是一個具有神奇魅力的建筑文化藝術世界。
宅門是住宅的出入口,是宅院的門面。中國人歷來重視宅門的作用。歷代統治者都把門堂制度看做是封建待級制度的重要內容,并對各種門堂的建制做出具體而嚴格的規定,使宅門從建筑的規模、形式、裝修色彩、建筑材料的使用等各個方面都劃分出森嚴的等級,從而使宅門成了宅主人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的重要標志。這種觀念滲透到社會生活領域又派生出“門第”、“門閥”、“門戶”等各種復雜的等級觀念,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浸透在中國傳統住宅文化中的風水學說,也格外重視宅門的作用。它在確定建筑的吉兇時,首先將宅門定在坐宮卦位,使之處于吉祥位置。
北京四合院住宅的宅門,從建筑形式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房屋構成的屋宇式門;另一類是在院墻合擾處建造的墻垣式門。北京四合院的屋宇式門主要有廣亮大門、金柱大門、蠻子門和如意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