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是典型的漢族民居形式,在中國民居中歷史最悠久,分布最廣泛。
四合院所謂“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的正房、東西廂房圍繞中間庭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
北京四合院從平面布局到內部結構、細部裝修都形成了特有的京味風格,其典型特征是外觀規矩,中線對稱。
山西南部及陜西、河南等地∶為減少夏季嚴重日曬把院子南北向加長,為長方形。
安徽四合院∶南北窄而東西長,以接受更多日照。
甘肅、青海四合院∶風沙大,因此加高了院墻,稱為莊窠。
南方四合院∶庭院較小,四周以樓圍成,中央稱為天井。
東北大院與四合院相似∶東北土地遼闊而氣候寒冷,因此院子面積很大,院內空地多,以便接納更多陽光。
四合院四面為墻,但墻上不開窗,只有一個院門連通外界,大門平時緊閉,一家人的活動都在院墻內進行。四合院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又有游廊連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院內四面房門都開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親,其樂融融。這種高度的私密性和親和性,反映了中國古代傳統的封閉式文化。